李大钊纪念馆

 

       李大钊纪念馆经中共中央批准兴建,于1997年8月16日落成开馆,是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全国20家“我最向往的党史纪念地”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公开藏品

 

IMG_256

 

1926年3月18日,李大钊及中共北方区委、北京地委领导北京10多万群众,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示威大会。会后李大钊亲自带领请愿团去段祺瑞执政府请愿。手无寸铁的请愿群众遭到反动军警的镇压,造成“三•一八”惨案。图为请愿群众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与武装军警对峙的情景。

 

IMG_257

 

“三•一八”惨案后,李大钊受到段祺瑞政府的通缉。1926年3月底,李大钊把国共两党北方领导机关迁入东交民巷苏联大使馆西院的原俄国兵营。图为国共两党机关办公室。

 

IMG_258

 

1927年4月6日张作霖派军警包围苏联使馆,大肆逮捕革命者

 

IMG_259

 

1927年4月7日《晨报》关于李大钊被捕的报道。

 

IMG_260

 

1927年4月9日,塔斯社报道李大钊在狱中的英勇表现。

 

IMG_262

 

图为李大钊等人英勇就义的场所——北京西交民巷司法部后街京师看守所。

 

IMG_263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这是就义前的李大钊。

 

 

IMG_264

 

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以“河北革命互济会”的名义发表《为公葬无产阶级导师李大钊同志宣言》,号召共产党员和一切革命者“继续大钊同志的牺牲精神前进”。

 

 

IMG_265

 

1933年4月23日,北京广大群众不顾反动军警的镇压,为李大钊举行声势浩大的送殡公葬活动。图为公葬李大钊时的李夫人赵纫兰及送殡队伍。

 

 

IMG_266

 

1983年中共中央撰写的《李大钊烈士碑文》。

 

IMG_267

 

1924年底至1925年春,李大钊在北京领导了召开国民会议运动。经过积极筹备,1925年1月4日,北京国民会议促成会在北京大学第三院礼堂召开了成立大会。图为国民会议促成会期间,北京民众集会讲演。

 

 

IMG_268

 

1925年6月,中共北方区委和李大钊组织发动北京各界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图为北京各界民众在天安门前集会。

 

 

IMG_270

 

1924年6月,李大钊率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就中国革命问题发表了讲话。会后,他在苏联进行参观、考察和访问,并通过各种机会,为中国革命奔走呼号。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回国。

 

IMG_271

 

《锦字笺》是李大钊六岁时读过的课本,上面有李大钊当时的亲笔签名——李耆年。李耆年是李大钊的初学名,是他的第一位私塾老师单子鳌为他取的,李耆年、字寿昌,希望他能够长寿。《锦字笺》课本已被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IMG_272

 

《重译富国策》是李大钊九岁时所抄录的。是当时介绍到国内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富国策”的字样深深吸引了李大钊,他课余时间细心抄录,精心保存。由此我们亦可见其“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的良苦用心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轨迹。

 

IMG_273

 

这对紫红色的木质茶盘和茶叶筒是李大钊在日本留学时用过的。在日本,有一次李大钊和同学们一起上街,在一所王室主办的“游就馆”里,看到了好多中国的物品,都是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略我国时,日本帝国主义掠夺去的。李大钊“睹物伤怀,徘徊不忍去。”在回来的路上,他怀着默默的忧国之情,买下了这对茶盘、茶叶筒,“饮异乡茶,思故乡源”。这对茶盘、茶叶筒不仅陪伴李大钊度过了日本的学习生涯,而且成了他为国分忧、立志报国的最好见证。现已被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IMG_274

 

赵纫兰一生节俭持家,衣着质朴。这件皮袄,从《白坚武日记》中得知,是李大钊的朋友白坚武送给赵纫兰的。《白坚武日记》:“1919年2月6日,寄守常夫人缎袄料一件。”

 

IMG_275

 

这两本讲义是李大钊在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读书时所用,上面有李大钊所写的亲笔批注。解放前,李大钊的夫人赵纫兰的姨妈佟盛氏住在李大钊家里。李大钊留下的书籍由她管理,1950年8月因生活困难,她在大黑坨村老母庙前出售这些图书及其他物品。大黑坨村退伍军人徐波同志看到这两本讲义是大钊用过的,为了保存革命先烈的遗物,他怀着崇敬的心情买下来并珍藏。1958年7月12日,徐波同志将其捐献给李大钊故居纪念馆。现已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IMG_276

 

这两本讲义是李大钊在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读书时所用,上面有李大钊所写的亲笔批注。解放前,李大钊的夫人赵纫兰的姨妈佟盛氏住在李大钊家里。李大钊留下的书籍由她管理,1950年8月因生活困难,她在大黑坨村老母庙前出售这些图书及其他物品。大黑坨村退伍军人徐波同志看到这两本讲义是大钊用过的,为了保存革命先烈的遗物,他怀着崇敬的心情买下来并珍藏。1958年7月12日,徐波同志将其捐献给李大钊故居纪念馆。现已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IMG_277

 

《隐忧篇》,《大哀篇》是李大钊在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读书时初表政见的两篇文章,在文章中李大钊指出国家的隐忧,民族的大哀在民权之旁落,表达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指出了民权的至关重要。

 

IMG_278

 

这是李大钊书写的一幅对联,是送给连襟杨子惠的,也是李大钊一生道德文章风格的真实写照。这幅对联的寓意是:文人要肩负起道义的重担,多写些深得人心、鼓舞人心的文章。李大钊同志一生正是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座右铭,身体力行、鞠躬尽瘁,用自己毕生的言行乃至鲜血和生命,实践了其人生的笺言哲理。

 

IMG_279

 

 这条毛毯是李大钊送给他的学生罗章龙的,国家一级文物。关于这条毛毯还有一段感人故事。1924年,罗章龙要赴欧洲参加赤色职工代表大会。李大钊在为罗章龙送行时,看见罗章龙衣着单薄,便拿出自己仅有的一条毛毯送给了他。事后,罗章龙看见毛毯端刺绣有蔷薇和文字,出自李大钊的夫人——赵纫兰之手,屡次想要退还,终未如愿。李大钊牺牲后,罗章龙更加珍爱这条毛毯,做为传家宝留给后人。几十年后,罗章龙老人回顾自己与李大钊朝夕相处、共同战斗的经历,回忆李大钊伟大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仍然不禁感慨万千。1980年罗章龙到万安公墓李大钊烈士陵园参观时曾写诗凭吊:万安公墓夕阳明,满目蒿莱碣石横。雷霆无声天宇净,山河并寿李先生。精禽衔石苦经天,风雨同舟济巨川。道义平生师与友,人民怀念千万年。2001年,罗章龙的孙女罗雨笙将毛毯赠给了李大钊纪念馆。

 

 

IMG_280

 

李大钊一生热爱青年,关心帮助青年,是一代青年的良师益友。今天,保存在李大钊纪念馆的这对花瓶,就是当年李大钊的学生为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所赠。李大钊对它们一直十分珍爱,虽历尽沧桑,但基本保存完好。看到这对花瓶,我们就仿佛感受到李大钊同志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厚望和谆谆教诲,感受到那种说不尽的师生情谊。花瓶为国家三级文物。

 

IMG_281

 

李大钊非常关心家乡青年的培养和新思想的传播,1919年冬天他和乡亲们在家乡乐亭县大黑坨村利用庙址建设了一座学校——国立大黑坨初级小学,学校开设了女生班,开创了男女合校的先河。开学之际,李大钊题词:“学校造人才为改造社会;读书为做事不是为做官。”这份手札是1920年5月,他为这所学校聘请女教习一事所写的一封家信。现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IMG_282

 

这是1926年李大钊关于北方革命经费问题写给俄驻京大使加拉罕的三封英文亲笔信,从这里我们也可看出李大钊是非常精通英文的。这三封亲笔信已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IMG_283

李大钊在北京大学担任图书馆主任时的薪水表。

创建时间:2023-06-10

您当前的位置: